首页 产业信息 快讯[手机端] 政策研究 文献资源 标准规范 科研成果 企业展厅 文献传递 在线咨询 开放利用 高级搜索

夏季稻-虾共作体系中克氏原螯虾的生长及部分生态因子分析
作者 :  郭晏汝; 陈友明; 桑宁宁; 曲继强; 黄成; 刘茂松
(^_^)

将南京禄口养殖基地15个水深20 cm、具35 cm厚塘底泥和1 kg复合肥的2.5 m×2 m×0.8 m水泥池分为3组,每组5个池,每个池中投放40只(8只/m2)体质量(6.0±1.6)g的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第一组为稻田养虾组(稻田组),种植袁禾三号水稻,密度为35株/m2;第二组为虾池种稻组(虾池组),种植袁禾三号水稻,但仅于池中央纵向栽培两行,面积为10%;第三组为无稻养虾池(无稻组),常规投喂养殖45 d,研究有无水稻种植对养殖水质和克氏原螯虾生存生长的影响,以探讨虾—稻共生模式的生态机理。结果表明,稻田组在高密度水稻的遮阴作用下水温、泥温和光强均显著小于其他两组(P<0.01),减弱了极端环境对螯虾的胁迫,使得稻田组存活数最多(P<0.01),饵料系数最低(P<0.01)。但高密度环境下低溶氧水质,硝化功能作用低下,水中氨氮含量高,稻田组螯虾增重最低(P<0.01),产出规格过小,经济效益不高。建议高密度的水稻环境适宜早期育苗,成活率高;低密度水稻环境适宜成虾养殖,产出规格大。未来在虾—稻共生体系中需探究合理空间分布、适宜水稻种植面积等对克氏原螯虾生长发育起关键作用的参考技术。

关 键 词 :  克氏原螯虾; 稻-虾共生; 养殖模式
论文来源 :  水产学杂志.2022,(6):100-104
语种 :  中简
所属领域 :  >>> 海洋渔业
>>> 海洋渔业 >>> 海水养殖
>>> 海洋渔业 >>> 海水养殖 >>> 滩涂养殖
>>> 海洋科学研究
入库时间 :  2023-03-07
浏览次数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