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洋污染生态修复
罗光富;何剑锋;邵和宾;曹叔楠;蓝木盛;张迪.海洋学报.2023-01-01.(1):102-113.南极考察航线跨越全球多个大洋,对认识超微型浮游生物在全球尺度分布及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依托中国第33次南极考察,利用流式细胞仪对航线海表水样中的超微型浮游... 徐静静;冯广朋;张涛;耿智;杨刚;宋超;李春波.水产科学.2023-01-01.(1):1-10.为探究长江中华绒螯蟹雌蟹抱卵前后的食性,在长江口东滩水域采集生殖洄游期中华绒螯蟹雌蟹,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解析其抱卵前后的食物种类组成及其食性特征。试... 翁爱珍;陈俊鹏;陈润丽;杨婷婷;张有根;徐宗余;黄小威.水产学杂志.2022-01-01.(6):122-128.为了推进控藻剂产品的登记注册,建立了针对控藻剂室内和田间的药效评价标准。本研究分析了覆盖度、生物量、叶绿素a含量和叶绿素a总量法等四种药效评价方法的优缺... 傅松哲.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22-01-01.(6).陆源污染主要通过入海排污口排入海洋,入海排污口排放的污水严重损害海洋生态安全,因此,加强入海排污口的污水监测非常重要。入海排污口污水主要包含化学污染物和... 张翔宇;李雪莹;孙侦龙;李碧莹;宋协法;李贤.渔业现代化.2023-01-01.(1):19-25.为解决循环水养殖生产中硝酸盐积累问题,以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循环水养殖系统为例(养殖负荷5000 kg),设计了一种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藻类反... 翁佩文;杨慧超;李杰;张文彬;阎永伟;莫照兰.渔业科学进展.2023-01-01.(2):186-195.生物防治广泛用于农作物的病害防治,该方法在藻类病害防控方面尚未有相关的报道。腐霉(Pythiumsp.)是引起紫菜(Neopyropia)赤腐病(redrotdisease)的主要病原,本... 赵旭东;刘扬;苗世玉;简生龙;王振吉;王国杰.青海大学学报.2023-01-01.(1):41-48.龙羊峡水库作为全国最重要的虹鳟鱼网箱养殖基地,养殖网箱附着藻类显著增加了其养殖成本。本文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手段,分析龙羊峡水库养殖网箱附着藻类的丝... 王猛;杨瑞琪;金志军;王泽鑫;金诗语;罗思.环境影响评价.2023-01-01.(1):69-76.本研究以珠江水系南盘江一级支流马别河为研究对象,根据野外调查结果对马岭水利枢纽工程坝址上下游河段的生境特征与鱼类资源组成进行系统剖析。研究发现,马岭水... 李源;李田慧;梁金水;李发祥;刘长发.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3-01-01.(2):253-264.海洋渔业碳汇是海洋碳汇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海洋碳增汇的有效途径之一。在碳达峰与碳中和背景下,海洋渔业兼具“碳源”与“碳汇”的双重属性。利用《中国渔业统... 陈宇捷;郑华宝;周昕彦.生物技术通报.2022-01-01.(11):70-79.研究藻华水体中浮游植物群落对除藻剂的响应,可为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的除藻剂提供理论依据.近年来,高通量测序技术已逐步用于表征藻类群落结构,然而它无法区分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