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守仪 女,著名海洋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54 年在菲律宾东方大学获_ldquo;商科教育_rdquo;和_ldquo;生物学教育_rdquo;学士学位,后在国立菲律宾大学研究生院主修生物学,1956年7月回国,在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工作至今。现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任第五至七届山东省政协副主席,第八至十一届致公党中央副主席, 第六至九届全国政协常委。 郑守仪教授开创并全面发展了我国现代有孔虫分类学与生态学研究,发表了计 320万字的20篇论文和2部专著;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中科院自然科学奖、山东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成果奖;2003年荣获国际有孔虫研究最高奖_mdash;_mdash;库什曼奖。曾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_ldquo;三八_rdquo;红旗手、全国归侨先进个人、全国_ldquo;五好文明家庭_rdquo;、中科院_ldquo;科普工作先进个人_rdquo;、_ldquo;齐鲁女杰_rdquo;等多项荣誉称号。   主要成就:上世纪 60年代,与郑执中教授合作进行中国海现代浮游有孔虫分类与生态研究,填补了空白。70 年代,重点进行底栖有孔虫研究。突破主要凭外部形态鉴定种类的传统方法,改革创新研究手段,大量观察虫体内部形态结构,使我国现代有孔虫研究在高起点上后来居上,跻身世界先进行列。迄今已详尽描记1500 余种,其中有1新科、1新亚科、24 新属、 290新种;亲自绘制近万幅有孔虫形态图,完成上千测站(次)的定量计数工作。在此基础上,较全面而系统地总结了中国海有孔虫区系、生态特性和多项有孔虫参数的分布规律。她建立的隔编织虫 Septotextularia 新属 , 纠正了前人近百年的误识。   为了使海洋原生动物有孔虫成为人们看得见摸得着的科研教具、科普展品和旅游纪念品,她凭借对有孔虫形态了如指掌的优势,开创了国内外罕见的有孔虫放大模型和大型雕塑的研发工作,亲手雕琢了 230多个形态逼真的有孔虫属种放大原模,获4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和30余项外观设计专利。中科院海洋所 与青岛市服装有限公司共建了世界上第一个海洋原生动物有孔虫科普基地,与广东中山三乡镇共建了坐落110余个大型石雕的全球首个公益性有孔虫雕塑园。以此为载体,既展示了有孔虫微观世界的千姿百态之美,也向社会大众普及了科学知识。 中国海现代浮游有孔虫分类与生态研究;底栖有孔虫研究 [海洋信息资源服务平台] → 中国 → 广东 → 中山 海洋自然科学研究;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15-06-12 14: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