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广东雷雨、台风较多,水温、气温较高,是水产养殖病害的高发季节,要提前做好病害的防控。要注意做好防风、防洪措施,特别是暴雨过后,注意池塘水质中各种理化因子的变化情况,及时做好调控。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殖,大量的残饵、排泄物沉积于塘底,易造成水质恶化,做好水质调控,保持良好水质是预防病害的关键措施。罗非鱼链球菌病、海水鱼刺激隐核虫病仍处于流行的高峰期,各养殖主产区要加强对这两种病害的监测,做好防控措施,防止出现暴发流行。 一、病情预测 1.淡水养殖鱼类:易发生车轮虫病、指环虫病、锚头鳋、细菌性败血病、烂鳃病、肠炎病、溃疡病、诺卡氏菌病和虹彩病毒病等,重点关注全省养殖区域。 2.草鱼:鱼种阶段易发生出血病,重点关注全省草鱼池塘养殖区域。 3.罗非鱼:易发生链球菌病。重点关注粤西、珠江三角洲养殖区域。 4.甲鱼:易发生腐皮病、红底板病,重点关注珠江三角洲养殖区域。 5.海水养殖鱼类:易发生刺激隐核虫病、诺卡氏菌病和虹彩病毒病等,重点关注沿海养殖区域。 6.对虾:易发生白斑综合征、肝胰腺坏死综合症等,重点关注粤西、珠江三角洲等高密度养殖区域。 7.罗氏沼虾:易发生烂鳃病、红腿病,重点关注珠江三角洲养殖区域。 二、防治措施 1.预防淡水鱼类车轮虫病、锚头鳋病、指环虫:(1)彻底清塘消毒,杀灭底泥中病原。(2)控制放养密度,调节水质。(3)硫酸铜、硫酸亚铁粉预防车轮虫病,敌百虫粉预防锚头鳋病,甲苯咪唑预防指环虫病。 2.预防细菌性败血病、肠炎病:(1)不投喂变质的饲料,(2)控制放养密度,调节水质。(3)大蒜素粉拌饵投喂。 3.预防溃疡病:(1)不投喂变质的饲料,(2)泼洒微生物制剂和底质改良剂,调节水质,降低饲养密度,操作细心,避免鱼体受伤。(3)氟苯尼考粉拌饵投喂。 4.预防刺激隐核虫病、本尼登虫病:(1)网箱合理设置,使水流交换顺畅,放养密度要适宜。(2)投喂人工配合饲料,[请翻页阅读更多内容]